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39章 當個合格的錦衣衛36

關燈
說起這一次項目劃分, 就是沒有蛋糕做大的原因,也一樣十分的繁瑣,不說別的, 單是隔了這麽些年, 尋找那些關鍵人物的後人, 就是個不小的事兒。特別像是那個劉大夏, 幹了那麽一件萬歷皇帝都掀桌的事兒,他們能直接上門抓人審案?好歹老頭當年與王恕、馬文升合稱“弘治三君子”,又與李東陽、楊一清被稱為“楚地三傑”,這樣的人,你真能一竿子就全掀翻了?

怎麽可能,好歹也是深受明孝宗寵遇, 輔佐孝宗實現“弘治中興”的名臣, 人家為大明也奉獻了青春。總不能就因為如今都沒弄清楚為啥要偷的海圖, 就把人幹的好事兒全抹了,兇神惡煞的上門吧。人家可是被明武宗贈予太子太保銜歸鄉的;去世時時年八十一歲, 是當地有名的長壽長者;還被追贈太保, 謚號“忠宣”。這樣的人不是證據確足,不是罪大惡極, 那真心不能隨便動。

以此類推,這當年涉及到的, 和這些東西相關的一幹人等,因為時間跨度,因為各種政治原因, 九成都需要暗地裏進行細訪。若是遇上這些年家族變故大的,比如還是那個劉大夏,被劉瑾這樣抄過家的,那麻煩就更多了。這抄家是誰下的手?這抄家時候的各種書籍字畫被誰收走了?那圖紙在這之前是否已經轉手?這些全是需要細細走訪,慢慢磨的問題。

你說,這麽多的問題,若是阿玉一個人,這該怎麽查?又要查到什麽時候去?再一個,張誠說是劉大夏拿走了海圖,這就真的是人家拿走的了?嘿,這還真是不好說!就文官和太監之間那點齷齪,老實說就阿玉長久以來的認知,能信一半都是好的。有近半的可能是:他們自己找不到了,又不想粘上什麽責任,然後尋了最後接觸的人中相對沒什麽後患的來頂缸。

就像是劉大夏,人抄家都有過一回了,家裏曾有過什麽都沒法子查清楚了,這不是最好的頂缸人選是誰?所以啊,阿玉覺得,靠著他們提供消息,到這些官N代那裏去尋,真心不靠譜。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從別的地方想招呢。

反過來擼一遍,你就會發現,從現有的最先進的船只的來源去尋,或許反而更快。在最接近海的地方,因為在那裏,有整個大明最囂張的海盜,有最壕奢的海商,有搏擊海浪最勇敢的船員,還有那隱藏在一個個大戶門下正延續著寶船工藝的船匠,所以他的關註點依然在東南。

他相信有了這些人,哪怕是那鄭和留下的再沒有了蹤跡,也一樣能靠著這些人重新拼湊出一些,最起碼那什麽馬六甲,東瀛等的海圖,目前近海駕駛的船只等,總不會落了空。若是有當地錦衣衛配合,那……就錦衣衛往人家裏塞暗探的本事,指不定消息一過去,就能有點眉目送過來呢。這速度能快多少?

“阿玉,你不去?這一趟的外差油水可不小,上次去的那個,才一個多月,就帶回來了千把兩銀子,你如今可是百戶,去了,只怕三五千都是有的。”

錦衣衛作為十二衛裏頭最特殊的親衛,關鍵的一點就是把,從建立開始,那日子過得就像是做生意,越是活多,越是事兒煩,他們這收入就越好。反過來說,要是大明的官全成了海瑞了,那完蛋了,錦衣衛都能餓死。

恩,說遠了,反正吧,這也是為什麽阿玉會這麽利索的將活計送到錦衣衛頭頭那裏的另一個緣故,好處太大太多了。自古以來,任何地方,任何群體,吃獨食什麽的,從來都是犯忌諱的。更不用說在錦衣衛這樣一個屬於軍事單位的地方了。哪怕是沒那麽麻煩,你要想一個人一把抓,那不好意思了,就是不給你背後捅刀,估計也會不聲不響的下兩個絆子。那樣你這事兒還能幹?

倒是阿玉如今這樣,往上那麽一推,這名聲人脈的,一下子全起來了,只要是耳目靈便,知道這接活的人是誰的,看到阿玉都會露出幾分笑臉來。甚至有幾個往日不怎麽熟悉走動的,還會湊過來透幾分其他的消息示好,比如這一次出外差,可能有的好處之類的。

“誰讓我現下屬於經歷司呢,這整理消息才是正職。”

“哎呦,那可虧的慌,這樣,哥哥我和其他幾個下去的人說一聲,別的不說,這土特產什麽的,總要給你弄點來,不然白瞎了你這情分。”

情分?呵呵,真說起來,這幾個認識也沒多久吧,還是那種看見了點個頭的,這情分……來的可真是猛烈。

感情猛烈的其實不僅僅是京城這些錦衣衛,真說起來,近幾年,哦,或者說,阿玉折騰的這幾年,全國各地的錦衣衛那都相當的有激情。恩,楞是誰,一年總有那麽幾十個家好抄,估計這激情也一樣猛烈的很。全是銀子鬧的,別忘了,按照慣例。抄家得來的三成東西,那可是屬於辛苦費的。想想這幾年萬歷皇帝專註抄富豪的路子,想想那些被抄入國庫的銀錢田產,哎呦餵,這地方上,好些錦衣衛家產都翻了番了,而且還是光明正大,名聲言順的翻番,你說,有這麽些例子擺著,其他還沒輪到的錦衣衛們這心有多火熱?暗地裏盯著那些奢遮豪門的眼睛都是紅的,警惕的半夜都能睜著一只眼。生怕這些人家來個財產轉移,讓自己家未來收入減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東南一片的錦衣衛們猛地接到來自京城的最新消息,說是上頭盯上了海商,你說,他們這是啥心情?眼睛裏都快直接閃出銀花了好不。那可是這一帶最有錢的人家了,若是能成……哎呦媽呀,一家子徹底翻身就靠這一錘子買賣了……

你說啥?勾結的?通風報信的?親,這是你不知道人錦衣衛的操作。別看整個大明朝從頭到尾,這錦衣衛三個字都威風赫赫的,可實際上這人數……也就那麽點。分布到各地的,多數都是暗探,不是披著小商戶的皮,就是當個什麽文書小吏的。而作為處在中下層的暗探和這些大豪商能有多少關聯?

即使有那麽幾個可能有關系吧,就這身份,日常混的那點好處能和這抄家之後的肉多?再說了,往日靠著身上的這層皮,混點好處越久罷了,畢竟千裏為官只為財嘛,可如今上頭指名道姓的要折騰了,你還敢瞎來?自古以來,特務組織這樣的地方,內部手段永遠比外部的手段更狠,一般人可沒這麽大的交情,讓他們拼命。好好幹就能發財,他們哪裏會不聽話。

所以嘍,結果就像是阿玉想的那樣,當地的專業人士提供消息那是相當的迅速,準確,從誰家有多少船開始,到誰和誰勾結,誰家有船廠,誰家海上有島,到誰誰誰家裏和海盜關系密切,誰誰誰和□□的海商是合作夥伴等等,一條線就這麽串了起來。

而當這線索一點一點的在阿玉的手中鏈接起來之後,阿玉那真的是重重的松了一口氣。還好還好,這些混賬,雖然貪財的厲害,連著海圖都能因為利益給了外國人,可到底還知道什麽叫留底。看著他們這船只數量,看看他們的人員配置,就知道,這些人手裏必定還有一份圖紙,那些跟著出海的人手裏也必定還掌控著一部分海圖。

“怎麽樣,下頭消息來了沒?那些大人的後人那裏可查到了什麽?”

作為百戶,還是個能和皇帝說上話,接上任務的紅人百戶,阿玉在經歷司已經有了自己的辦公室,也有了屬於自己的下屬。這些日子,一張張的消息被送來,一個個的關系圖被圈到墻上的白布上,搞得就和軍事會議一樣。弄個整個院子都肅穆了幾分,連著上頭的大人都忍不住過來看了幾眼。而上頭關心的結果就是,下頭幹活的人手腳越發的利索,速度越發的快了。真的是讓阿玉好好的感受了幾分當初當宰相時的滋味:天下盡在我手……

“還能是什麽,好幾個所謂的清官家裏都富的很。只是瞧著樣子,那些所謂的海圖之類的卻沒有。就是西洋的物件,看著也有些陳舊,不像是新得的,倒是價值上瞧著還成。我想著,是不是這些個和東南那邊……”

可惜,即使再怎麽利索,錦衣衛的人員素質就決定了他們的調調,聽聽這話說的,就不像是個正經人,倒像是那種踩盤子的。更要命的是,邊上符合的也都是一票裏貨色,讓阿玉的宰相夢瞬間澆滅。

“也有可能是分贓不均?或者讓人上墻抽梯?再或者太蠢讓人涮了?都不是什麽善人,我估計啥情況都有可能。”

“若是這樣,這些人以後或許有用,趕緊的,查一下他們可有往來信件之類的。禮單也行,陳年的賬本子裏應該能看出幾分吧。”

“咦,要這麽說,這些人家的陪葬裏頭估計也有線索……往那幾個當年的人墓裏尋尋,估計線索不少。”

“你行了啊,不到萬不得已,這事兒可不能幹,萬一漏了這可就麻煩了。那幫子讀書人,估計都能直接上吊。”

呵呵,阿玉已經差點目瞪口呆了好不,這一個個的套路可真是夠深的,更要緊的是,連著挖墳掘墓這樣的事兒,他們考慮的也不是不能幹,不可以幹,而是被發現之後的麻煩,說明他們幹的很沒有負擔啊!周圍這都是什麽人啊,和他們比起來,阿玉感覺自己真的是太善良了。

恩恩,趕緊轉移話題吧,不然這吃驚的表情要是讓手下人看到,自己這官當的可就沒了威勢了。

“行了,動靜先別那麽大,上頭到底怎麽說還不知道呢,弄不好,咱們反倒是吃虧。來,看看這裏,這幾家,瞧著不起眼,卻正好和雙方都有聯姻,而且上一代人裏,這聯姻也沒斷,你們查查,說不好人家這所謂的不往來……”

“大人,您是說,他們有可能藕斷絲連?故布疑陣?哎呦,這都多少年了,這都是想啥呢?難道是做賊心虛了?那這心虛的可有點慢啊。”

“行了,少廢話,一並查了,洩露朝廷機密,販賣朝廷國之重器於外罪名若是真成立了,那這些也算是九族之內,都逃不了,管他心虛不心虛呢。倒是咱們,這會兒不查清楚了,到時候慌手腳的可就給人看笑話了。”

“行嘞,您請好吧。”

阿玉年紀真的還小,下頭的好些都比他大一輪,可就阿玉楞是讓這些人一個個的聽話的不行,辦事兒十分的順溜,靠的是啥?就是這份本事,看看這分析能力,看看這眼尖的程度,骨頭裏頭都能挑出肉絲來。

是的,對於錦衣衛來說,查的人越多,這肉就越多,這樣的好上司,真是千年難求啊,他們跟的緊著呢。

安排好了接下來的工作,已經有了一定收獲的阿玉接下來要做的事兒自然就是趕緊的通知皇帝了。多積極匯報什麽的,對於當人下屬的來說,那是永遠都不會吃虧的,這職場經驗,阿玉絕對相當的豐富。不說怎麽怎麽讓皇帝高興之類的,好歹也要讓皇帝知道一下自己這些人最近在忙乎什麽,討點苦勞是吧。

不過今兒他沒能順利的見到皇帝,在宮門口就讓張誠給拉住了。為了啥?嘿,依然還是本職工作,皇帝遇刺了,阿玉作為錦衣衛要趕緊的查案啊!

“屍體可有?武器呢?都在哪兒?”

“西面,東廠的人看著呢,阿玉,你小子審案子咱家是知道的,細心些,一定要盡心。對了,別讓那幫子文人得了先,這萬歲爺出事兒,他們……”

張誠的表情相當的微妙,阿玉突然秒懂了……正德皇帝死後嘉靖入宮……呵呵,這是有前科啊!難怪了。

作者有話要說:  鄭和海圖去哪兒

有人說是偷了,有人說是燒了。

按照目前來看,不可能是燒了,因為《大明律》明文規定:凡棄毀制書及起馬禦寶聖旨,起船符驗,若各衙門印信及夜巡銅牌者,斬!若毀棄官文書者,杖一百!僅以法律說,劉大夏若真做了此事,下場可想而知。而偏偏人後來官做的順不說,還很不小,這足可證明,當時東西肯定沒出岔子。既然燒圖的不是劉大夏,那麽鄭和海圖去哪了?

有證據說明,即使劉大夏過世幾十年間,官方渠道依然可以查到鄭和海圖風貌,還收錄進圖書裏。實證如下:

1.由明朝茅氏家族歷經三代心血修成的軍事百科全書《武備志》中,就生動呈現了鄭和海圖的圖紙風貌,是為今天研究鄭和航海的關鍵資料。第一代修撰者茅坤,當年正是嘉靖年間的兵部車駕司郎中,第二代修撰者茅國縉也是工部主事。以第三代主修茅元儀自己的話說,正是祖上倆代人的集合抄錄,積攢了如此豐富的資料。

2.南京圖書館古籍部現存的《明史稿》中,更清楚記錄了鄭和艦隊的規模航線乃至技術配備,這些只有海圖資料中才可鉤沈的關鍵內容,正是來自於清初組織編修明史時。

對照成書的《明史》,更加令後人驚奇的是: 那些存在於《明史稿》中的鄭和艦隊細節到極致的技術資料,卻在乾隆年間《明史》成書時,幾乎大段被刪掉!

也就是可以確認:清朝建國時,鄭和海圖依然在!即使朝廷裏頭難尋,那些官員也知道該從那裏找!

但令人痛惜的是,除去這些蛛絲馬跡,原版的鄭和海圖,那見證一代中國航海人心血智慧的結晶,卻真真切切不見了。所有對於這些原始歷史資料的消失的懷疑線索,都應該聚焦在清朝以後,而與劉大夏無關。

以明史研究學者韋慶遠的原話說:明代檔案之所以保存不多,一因明清之際的戰亂,二因清代乾隆時期修撰(明史)之後,按照當時慣例,對所依據的檔案史料往往棄置甚至燒毀掉。

而《南京日報》在2005年對南京大學權威明史教授潘群的訪談裏,這位老教授在綜合了各方面的證據後,更給出一個石破天驚的答案: 毀掉鄭和海圖的,極大可能性是乾隆皇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